金年会金字招牌信誉

网络文学:前行在于理念创新

时间:2016-09-27 作者:茅硕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伴随市场竞争而成长,商业资本的运作成为网络文学发展的导向,资金利润刺激着网络作者的创作,网络文学作品近年来呈井喷式发展。但是,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商业化写作对网络文学本体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面对利弊参半的现状以及商业化运作、全版权运营的进一步深化,在探索中前行的网络文学需要在阅读者、创作者、运营者等不同层级对象上突破理念的桎梏,不断挑战与创新。
  “全民狂欢”让内容更有料
  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网文已经变成一种时尚的休闲娱乐方式。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3.08亿,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2.81亿。阅读习惯的改变使得网络文学的读者群体加入到创作中的平台更加自由化,读者与作者的交互体验也对作品走向产生影响。
  当前,网络文学进入用户创造内容的3.0时代,这是全民创作开启民智的新时代。与普通的网络社区群体不同,这一时代网络读者的交流或消费驱动力是以情感为基础,不同类型的网文题材带给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也促进了题材的特色化展现,例如关注玄幻修仙穿越类网文的读者以25岁以下的学生居多,这类读者通常有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又如关注都市言情类网文的读者以女性居多,一般比较喜欢幻想和浪漫。
  网文IP基于创作,创作源于思想、源于文化,以文化在人们心中设置满足感和归属感,用情感俘获读者的消费热情,是泛娱乐时代IP孵化的原动力。
  创作精品是必由之路
  任何时代都有书写自我的要求,而网络技术更是打破了传统的传播瓶颈,虚拟平台的便捷、传播广、成本低等优势为普通民众的写作创造了便利条件。据调查显示,仅起点中文网便有逾200万的签约作家,中国作协2016年新会员网络作家人数更是创下历年之最。
  随着全版权开发时代的到来,唐家三少、天蚕土豆、我吃西红柿等著名网文写手的高额利润无疑成为网络写手们的行业标杆,成为其创作更多、更新颖作品的原始动力。但是,商业写作的属性使得网络文学的发展始终无法摆脱市场的调控,一味追求更新速度,写作模式套路化,以及过于个体化的情感体验,都让创作出的作品脱离现实,成为网络文学与流行文化最大的弊端。
  随着IP改编作品在票房上的连续失利,立足于母本——原著本身,无论是创作方、改编方、文学网站,都在思考怎样的作品才是真正有价值的IP资源,那种追逐无线流和模式化的纯商业创作思路是否应当转变。在一众模式化的商业写作面前,随着读者群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对精英作品的呼声也重新回到市场面前。许多创作者、文学网站,立足于网络文学的文学本体之上,开始加强对作品的厚重度与艺术价值的重视,打造精品化IP路线。
  运营需多维度布局
  在网络文学模式化、流派化、个性消融的今天,无论是全版权运营市场,抑或是读者,都对网络文学管理理念的创新和策略调整提出了要求。立足于签约作者、内容发布、用户运营的网络文学与其他板块的共振是如今文学网站的布局重点。如获得雨果奖的《三体》就以电子书的形式在亚马逊出售,其精装版与Kindle版首日销量就分别夺取了亚洲文学类第一名和第二名,此外还以有声书下载版等多种形式发行。可见网络文学平台正力图消融严肃文学与网络文学的界限。
  网络文学兴起至今,无论是行业发展、内容形态还是大众对网络文学的了解和认识,都日趋成熟,同时作者队伍素质也在逐渐提高。在这样的时代趋势下,网络文学的内容引入与运营也需要转变思路,创新理念:比如内容引入思路的转变,可以联合影视、动漫、游戏等下游公司举办征文活动,实行反向定制,从下游公司的IP需求出发,实现内容创作与IP开发的点对点互通,减少寻源成本和宣发投入;比如图书运营思路的转变,可以在传统网文分类基础上,不断挖掘新题材、新类型,如探索新的次元向小说《宅妖记》、挖掘脑洞特色文《修真聊天群》等;比如作者签约模式的转变,将作者从单纯的网文写手向影视编剧方向引导,提升其编剧能力,通过开设编剧培训班,邀请知名导演、编剧现场授课等方式,将IP供给的创作源头与下游衍生开发密切结合。

XML 地图